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4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870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491篇
地球物理   1157篇
地质学   1501篇
海洋学   98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382篇
自然地理   55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活动性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往关于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主要文献所采用的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及其结论的科学性作了述评,认为得出的抚顺城区段浑河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明显或不明显的结论尚缺乏充分的依据,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该断裂现今构造活动性的建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2.
水稻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冷灌繁种”适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低温敏不育系水稻培矮64s育性敏感期间冷水灌溉处理后的农田微气象要素和自交结实率的平行观测,分析研究了供试不育系的适宜灌水时段、灌水深度以及灌溉用水量等的“冷灌繁种”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33.
东北大部旱情缓解 粤闽局地暴雨成灾──1997年5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良炎 《气象》1997,23(8):62-63
东北大部旱情缓解粤闽局地暴雨成灾—1997年5月—徐良炎(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5月份,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及黄淮等地普降喜雨,旱情缓解;西北东部、华北西部等地降水偏少,旱情持续或发展。南方大部地区雨水比较调匀,无大范围旱涝发生,但华南局地遭...  相似文献   
134.
利用浅水波正压环境流场切应变率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在环境流场切应变率空间不均匀条件下,正切应变率引起的台风偏差路径比负切应变率引起的偏差路径要长,特别在正切应变率的区域,正切应变率要比相对涡度梯度对台风移动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5.
利用14C、热释光(TL)样品年代及扩散方程计算结果,结合区域黄土剖面中古土壤年龄,对毛毛山地区晚第四纪各级地貌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毛毛山活动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布明显的分组特征,求得毛毛山断裂带不同段落不同时段的平均滑动速率。大约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毛毛山断裂走滑段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2.3~3.9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07~0.19mm/a;天祝盆地倾滑段垂直滑动速率为0.11~0.86mm/a。沿断裂带滑动速率具明显的非均匀性特点,表现为自东向西水平位移具累积滑动亏损特征,垂直位移则具补偿性  相似文献   
136.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infiltration of DNAPL in a porous medium containing a single low-permeable lens. Our aim is to determine whether or not DNAPL infiltrates into the lens. A key role is played by the capillary pressure: DNAPL cannot infiltrate into the lens unless the capillary pressure exceeds the entry pressure of the lens. In the model this is reflected by an interface condition, the extended capillary pressure condition. To derive analytical approximations we first consider a steady-state DNAPL plume in a homogeneous medium. This results in an estimate of the DNAPL plume width as a function of depth, and an asymptotic solution for small saturations. Assuming that the extent of the lens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unperturbed DNAPL plume in the homogeneous medium, we derive an explicit criterion for DNAPL infiltration into the lens in terms of a critical inflow rate. A numerical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which the extended capillary pressure condition is incorporated. The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good qualitative agreement.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37.
用GMS卫星资料反演复杂地形下的降水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乾  李兰芳 《水科学进展》1997,8(4):353-358
强降水主要由生命史短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造成,对此类天气系统的预报,目前只有依靠卫星和雷达的实时监测并结合中系统的概念模式外推来完成。由于中国西北地区地形极为复杂,造成雷达盲区,影响其估算降水率。因此采用GMS-4卫星的红外和可见光展宽云图资料,经处理并转换后,再加入相应网格点上的数字化地形高度资料作为因子之一,用多级逐步判别模式估算逐时雨强等级,最后形成一套可在微机上对雨强场进行图像显示及处理的软件系统,满足了现时预报的需要。结果表明,小雨以上的降雨区域不论面积、形状均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8.
陕甘宁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五段为潮坪相碳酸盐岩夹蒸发盐沉积。马五段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成岩作用,其中溶蚀作用对马五段影响深刻。首次引用热力学理论对埋藏条件下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在埋藏成岩的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酸性介质中溶解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均为负值,说明反应可自动向方解石、白云石溶解的方向进行,并随着温压的升高溶解的趋势增大,而且白云石溶解的趋势比方解石更大。碳酸盐岩溶蚀作用是受热力学规律支配的自然地质作用。碳酸盐岩溶蚀实验模拟的热力学数学模型对陕甘宁盆地油气田勘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9.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降尘粒度特征和沉积速率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消洪浪  张继贤 《中国沙漠》1997,17(2):127-132
从多年降尘实测资料入手,分析了粉尘粒度特征、沉积速率和时变过程。提出了气象要素相关估测模型.确定0.25mm为本区粉尘沉积粒径上限。周围沙漠是粉尘沉积细砂部分的尘源,粉砂和粘土部分沉积来自一个较大的时空范围,二者几乎各占降尘量的1/2。研究区年平均粉尘沉积速率4358kg/hm2,每年5月的季风转期具有年内最大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140.
We measured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 in the interstitial gas surrounding the sand-swimming Namib moleEremitalpa granti namibensis. At a sand temperature of 26 °C, which produced a nearly maximal rate of oxygen consumption, thePO2near the noses of the animals averaged only 0·9 kPa (6·7 Torr) below the level in the free atmosphere. High oxygen availability was a result of the notably low metabolic rate in the 20 g mammals and the dry, porous and metabolically inactive nature of dune s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indicated that normal mammals weighing 200 g or more could comfortably exist completely encased in dune sand. We concluded that the moles' small size and low metabolic rate are not adaptations to hypoxia or hypercapnia underground but are probably related to low food availability and the energetic cost of foraging in their desert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